廚房設計規劃
在家居裝潢中,廚房設計與規劃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。不論是新屋廚房設計還是老屋翻修廚房,掌握廚房設計基本要素是成功的關鍵。
以下將介紹廚房規劃五大重點,幫助您打造實用又兼具功能性的廚房空間。
- 一、流暢的廚房動線 : 重中之重!廚房規劃第一要素
烹飪順序? 什麼是廚房黃金三角法則?
不同廚房類型介紹與佈局 - 二、理想的廚房檯面:設計與舒適性
檯面高度怎麼抓?
是否需要高低檯面設計? - 三、廚櫃與廚房收納五金實用配置指南,打造整潔高效廚房
- 四、廚電及插座事先規劃好,讓安全與便利兼具
- 五、分層照明設計,讓料理空間更實用又美觀
一、重中之重!廚房規劃第一要素 : 流暢的廚房動線
廚房動線是指在廚房內活動的路徑設計,良好的動線不僅提高烹飪效率,還能減少廚房內的混亂。
基礎設計邏輯-烹飪順序
為了方便在料理過程中輕鬆移動,需了解冰箱、水槽、工作平台及爐灶之間的前後位置,以確保烹飪過程的流暢性。
一般來說,常見的烹飪順序為 :
最佳的動線則應遵循「廚房黃金三角法則」
什麼是廚房黃金三角法則?
它是一條隱形的動線,即爐具、水槽和冰箱三個區域應形成一個有效的三角形動線,也稱為工作動線。
做飯的時候你會經常在這三個地點之間移動,所以如果距離太遠的話,效率就會大減。
單邊的距離在2、3步以內最好,距離太長,太多動作都是徒勞,
太短的話,收納及作業空間則會不足
在規劃廚房動線時,應將冰箱設置在出入口區域,方便採買後直接存放,也可避免在烹飪過程中,因家人拿取食物或飲料進出而產生不必要的碰撞,提升工作效率與安全性。
而佈局順序則以慣用手來設計,右撇子以順時針方式依序放置冰箱、水槽、爐灶,而對於左撇子則依逆時針方向依序配置,
不管你的廚房是哪一種類型只要遵循黃金三角法則的原則,就可減少不便,提升整體使用體驗。
以下提供不同廚房類型介紹與黃金三角法則佈局圖示提供參考 :
一字型廚房
是指冰箱、水槽、瓦斯爐並排的廚房。
節省空間,適合小坪數,只需左右移動就可以進行作業。
長度不宜太長,動線太長則變得不宜使用。
由於空間有限在儲藏收納方面需要好好規劃。
二字型廚房
又稱為雙排廚房是指水槽和瓦斯爐分開的佈局,
或是有較大空間的一字型廚房在後方增加備餐平台。
分成兩排,可以獲得更多烹調及收納空間。
但此動線則會增加了向後轉的動作。
檯面之間的距離建議為90~120cm,
若為兩人以上同時使用至少預留100cm,避免走道過於狹窄。
而水槽和瓦斯爐分開的佈局,也同時將火區和水區分開。
位置不對可能造成風水上的禁忌及影響食物的新鮮,
原則上是冰箱與水槽相鄰,水槽及冰箱與爐具不相對。
L型廚房
是指瓦斯爐、水槽、烹飪空間呈L型排列的廚房。
建議將水槽與爐具安排在不同側,讓水火明確分區,
輕鬆縮短工作動線,效率變好。
角落收納容易形成死角,但規劃好則會獲得更多收納空間。
U型廚房 ( ㄇ字型廚房)
是指瓦斯爐、水槽、烹飪空間沿著牆面各佔一區呈U型排列的方正廚房。最能體現廚房三角動線佈局,檯面可以用來存放微波爐、氣炸鍋、烤箱等家用電器,擁有很大的烹調及收納空間。
兩處轉角收納需規劃好,避免空間浪費。
需確保通道寬度能夠出入順暢,建議預留至少120cm。
中島型廚房
特色是空間大、工作方便,適合多人一起烹調。中島吧檯打破烹飪界線,可以當作工作桌、餐桌等多功能應用。後方可搭配一字型、L型或U字型相當多變,是最夢幻的廚房型態。
但需要較大的空間,而開放空間的油煙問題也需納入考量。
動線規劃小貼士:
- 避免動線交叉,降低意外碰撞的可能性。
- 應考慮使用人數在設計中保留寬闊的通道,方便多位使用者同時操作。
- 廚櫃在選擇櫃門方向時,以櫃門向內開的較理想,方便下廚時拿取食材時不會擋路。
廚房檯面深度
為確保檯面使用空間,需考慮是否有足夠的空間放置您每天使用的工具,檯面深度建議60~90 cm。
而常見系統廚房工作檯面標準尺寸深度為60~65 cm。
廚房檯面高度
檯面高度是影響烹飪舒適度和效率的關鍵因素!一般灶檯高度建議為80-90公分,而水槽檯面則可稍高10公分,避免頻繁彎腰。
適合的檯面高度可根據使用者身高進行微調,避免過高或過低帶來的腰酸疲勞。
常見檯面高度調整公式:
可依據身高來調整:
可根據家庭主要使用者的身高量身訂製檯面高度,公式符合80%以上使用者的需求。
也可依據手肘高度來調整:
站直時,手自然下垂,將手肘高度減去約10公分,便是適合的洗切區高度;再降低10-15公分,即為舒適的炒菜區高度。
而一般廚具行是以平均身高160公分,規劃檯面高度,並根據顧客的身高進一步調整。建議到實體店體驗,找到最合適的檯面高度。
檯面高度也需考慮到爐具種類(如瓦斯爐須減掉爐架高度約3-5cm,IH爐則不影響)及水槽深度也會影響適合的檯面高度,
這些因素都需一併納入設計。
而為確保炒菜時右臂有足夠的活動空間,灶檯兩側建議可各預留約20公分的空間。
是否需要高低檯面設計?
高低檯面設計的備餐區檯面略高,便於切菜不彎腰;烹飪區則略低,讓手臂更放鬆。
儘管這樣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,但同高度檯面仍是主流,因為:
• 空間受限:高低檯面設計會減少檯面可用空間。
• 清理較困難:高低差會增加清潔負擔,且容易產生死角。
• 結構穩定性:高低差設計在長期使用後,檯面較易裂開或漏水。
理解各種設計的優缺點後,再根據空間和使用需求進行最佳規劃。
三、廚櫃與廚房收納五金實用配置指南,打造整潔高效廚房
一個高效的廚房必須擁有充足收納空間。透過合理的櫥櫃設計和五金配置,不僅能減少廚房雜亂感,還能有效提升廚房使用效率。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收納櫃體與五金配件,幫助您利用廚房的每一個角落,實現理想的收納效果。
1. 矮櫃 / 底櫃 / 腰櫃
矮櫃提供了豐富的儲物空間,適合存放鍋具、平底鍋及較重的電器。深抽屜設計或拉籃五金能讓物品更易拿取,
一目了然,減少翻找時間。常見的五金選擇包括鋁抽、拉籃及小側拉,這些設計能大幅提升底櫃的實用性與整潔感。
<<延伸閱讀:【底櫃抽屜收納必備五金產品介紹及選購重點】>>
2. 吊櫃
吊櫃是充分利用牆面空間的利器,適合收納不常使用的物品,如大碗、罐子和調料瓶。吊櫃深度一般設計在30-35公分,
避免在使用時因過深而不便取用。搭配下拉式五金可以讓位於高處的物品輕鬆取用,即便是高處空間也能輕鬆掌握。
3. 高櫃
高櫃是高效利用垂直空間的選擇,內部可搭配不同隔板及抽屜,最適合收納乾糧雜物。
為避免深處物品難以拿取,可加裝拉出式高櫃五金,輕鬆解決翻找的問題,並有效增強櫃體的使用便利性。
高昇櫃
半怪物
4. 轉角櫃
轉角櫃能夠完美利用廚房的角落空間,避免死角浪費。透過旋轉架或拉出式設計,如小怪、全都露、轉籃等,
使用者能輕鬆取用後方物品,提升空間利用率。<<延伸閱讀:【如何有效利用廚房轉角收納?】>>
旋弧小怪物
全都露
180度轉籃
5. 牆面吊掛掛勾與磁鐵條
在牆面安裝吊掛架或磁鐵條可以方便存放常用的刀具和鍋具,不僅能節省櫃內空間,還讓廚房工具隨手可得。
常見產品如易利勾等吊掛五金,有助保持工作區域的整潔與高效。
四、廚電及插座事先規劃好,讓安全與便利兼具
從小型電器到大型設備、電器櫃的靈活擺放,都需仔細考量插座的數量、位置與安全標準。插座110V、220V及三孔與兩孔配置應事先規劃,避免插座不足或插線雜亂帶來的不便,還能保障日常使用的安全性。
以下為詳細的廚房插座設置要點:
小型電器插座:檯面上方30公分,常用插座帶開關
將小型電器插座設置在檯面上方約30公分處,讓果汁機、烤箱、咖啡機等日常電器使用更加方便。常用插座建議選擇帶開關的設計,讓您輕鬆控制電源,避免頻繁插拔插頭,延長電器壽命。
電器櫃插座與220V插座預留
電器櫃內部插座建議每格至少配置一組插座,方便靈活擺放電器並確保即插即用。若有高功率電器需求,可預留一組220V插座,避免日後需重新配置電路的麻煩,提升用電彈性。
大型電器插座:提前規劃,避免延長線隱患
冰箱、洗碗機、微波爐等大功率電器應配置專用插座和專用迴路,確保電路穩定、避免過載。冰箱插座建議設於地面上方30-50公分處,方便連接且不影響整體美觀,同時使用專用電路確保穩定用電,減少因延長線導致的安全隱患。
水槽與安全防護插座設置
水槽下方是廚下型淨水器、飲水機的安裝區域,插座應距地面約50公分,避免水花濺到或潮濕影響。任何距離水槽1.8米以內的插座應安裝漏電斷路器,確保在濕區使用插座的安全性。所有插座應符合防水、防漏電標準,避免潮濕環境中產生意外。
在裝修前規劃好插座分佈,才能確保未來使用舒適又安心!
五、分層照明設計,讓料理空間更實用又美觀
在廚房設計中,照明扮演著重要角色,不僅提升視覺效果,更增強使用的便利性。建議採取分層次照明設計,包括整體、工作、間接與櫃內照明,打造一個兼具功能與美觀的廚房空間。
整體照明提供均勻亮度,減少陰影;工作照明則聚焦於料理區域,讓切菜、備料更安全;間接照明增添溫馨氛圍,營造視覺層次感;而櫥櫃內部照明則藉由LED燈條或感應式燈光,在拿取餐具和物品時提供清晰視野,使收納空間更實用。透過合理搭配這些照明方式,營造出美觀、功能兼具的廚房環境。
希望這些貼心建議能助您打造出理想中的現代廚房,確保日常烹飪、家居生活更省心、省力!